m.shejid.com
紅斑狼瘡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屬結締組織病范圍,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深部紅斑狼瘡等類型。紅斑狼瘡的發病緩慢,隱襲發生,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以局部皮膚為主,系統性紅斑狼瘡常累及多個臟器、系統。紅斑狼瘡患者約70%~85%有皮膚表現,因此紅斑狼瘡歷來是皮膚病學研究的重點。另外,也有人主張將SLE歸在風濕病范疇,隨著人們對紅斑狼瘡的日益重視,對紅斑狼瘡不斷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必將對其診斷與治療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病病情纏綿,多見于年輕女性,常有光敏感,血液中有很多自身抗體等為本病特征。有研究顯示SLE的患病率在10~100/10萬人,而SLE患者親族中患病率可達到0.4%~5%。女性明顯多于男性(約7~10∶1)。發病年齡多在青壯年,20~40歲的發病者占病人總人數的47.5%,平均發病年齡27~29歲。性別比例與年齡明顯相關,老年人、幼兒的女性與男性比例較低,為2.3∶1。黑人比白人的患病率高。 近10年來,由于免疫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早期、輕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診斷水平明顯提高,暴發型并迅速死亡的病例已很少見,多數病人的病情呈慢性過程,有些病人可有短時間的完全的自行緩解,有些病人呈一過性發作,經過數月的短暫病程后可完全恢復。特別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療法的結合,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合理應用,中醫藥的積極而有效的作用,本病合并癥常能得到及時而正確的處理,使本病的預后有了較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了較明顯的提高。紅斑狼瘡死亡率或存活率的高低與當地人群的經濟及醫療水平有關,目前我國紅斑狼瘡的10年存活率可達到84%以上,達國際先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