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hejid.com
相當一部分男女患非淋菌性生殖道炎(尿道炎)或淋病后并沒有癥狀。只有經過特殊的檢查才能發現。有時即使專科醫生也往往易忽視,或限于條件而未予重視,因此疏于檢查治療,以致因未能明確診斷,及時做正規治療而引致前列腺炎、附睪炎、睪丸炎、宮頸炎、盆腔炎,甚至導致不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引起不育癥的最常見性傳播性疾病是非淋菌性生殖道炎和淋病。非淋菌性生殖道炎主要是由解脲支原體、衣原體等引起。其發病率已遠遠超過淋病,上升為發病率最高的性傳播性疾病。20年前,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中,衣原體和淋菌性盆腔炎的發病率幾乎相等。而現在衣原體則占到90%,淋病僅為10%。我國內地情況也大致相等,但由解脲支原體引起者更為多見。1993年,據我們對507例男子不育患者的精液做解脲支原體培養,發現其中106例顯示陽性,感染率為21%。對600例女性不孕癥患者進行白帶、宮頸黏液、尿道口分泌物解脲支原體培養,發現192例顯示陽性,感染率達32%。近年來發現感染率較前又有明顯上升,男性已達29%,女方達38%。其他學者調查的結果,由非淋菌生殖道炎引起的不育癥達35%~50%,可以說該病已上升為不育癥最常見的病因。
令人擔憂的是絕大多數患者是無癥狀反應的,只有經過特殊的檢查才能發現。有時即使專科醫生也往往易忽視,或囿于客觀條件而未予重視,使患者久治不愈。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及淋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在無性伴侶和有三個或更多性伴侶的男性中,解脲支原體的檢出率分別為0及45%。針對“性開放”的錯誤思潮,我們應該以預防為主,潔身自好,應盡快在健康人群中進行有關方面的教育,提高大眾預防性病知識水平和預防意識,提高“自我生殖保健”意識。杜絕婚前性行為及婚外性行為,特別是不潔性生活,以免貽害自己和他人,同時引起不育或不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