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hejid.com 皮肌炎的小兒除典型皮疹、對稱性近端肌無力、肌肉萎縮、關節攣縮等癥外,根據病程經過不同,可表現為不同的體溫變化。
一般呈急性起病者,常伴高熱,呈亞急性起病者,常見低熱,而呈慢性經過者,體溫可在正常范圍。所以發熱并不是本病的特異性表現。
皮肌炎出現高熱時,西藥除給予降溫對癥處理外,一般通過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氨甲喋呤等),在疾病好轉同時,身熱會隨之緩解。除上述治療外,臨床尚可同時選用中藥協助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可歸屬“肌痹”“ 皮痹”“痿證”等范疇。皮肌炎伴高熱多見于本病的急性期,除發熱外,尚可見肌肉關節疼痛無力,皮膚紫紅色瘀斑,心悸胸悶,舌紅絳,苔黃厚等,中醫辨證多屬熱毒熾盛,治予清熱解毒涼血,可用清瘟敗毒飲加減。常用藥可酌選生石膏、知母、丹皮、生地、黃芩、連翹、梔子、板藍根、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等。
總之,發熱雖不屬皮肌炎的特異性表現,但出現高熱時,亦需及時處理,以免變生他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