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hejid.com (一)鼻部癥狀:鼻咽癌早期有鼻哪或血涕(占73·3%),多為回吸涕帶血或經口咯血或從鼻孔流出,鼻塞(占48%),開始多為單側鼻塞,腫瘤增大浸潤對側時可出現雙側鼻塞,且日漸加重。
(二)頭痛(占“68.6%):早期頭痛較輕多為間斷性晚期重,常呈持續性,多固定在顳、頂、枕部,此乃神經血管反射或顱神經受壓迫或顱底破壞所致。
(三)耳鳴(占62.6%)、耳聾(占49.9%)也是鼻咽癌的常見癥狀,多因耳咽管被壓迫或受侵、感染,引起耳咽管口阻塞,使中耳腔氣壓平衡失調導致傳導性耳聾。
(四)頸部腫塊:鼻咽癌患者約有40%以頸部腫塊為首發癥狀,此屬晚期淋巴結轉移.頸部淋巴結轉移率占80%~90%,其中1/2為雙側,以下頜角和乳突下之間的淋巴結轉移為多。常互相融合呈串珠狀,橡膠樣硬度,初期光滑活動,以后常粘連而固定。古人云:“疽生于頸項兩旁,形如桃李,皮膚如常,堅硬如石……”
(五)顱神經壓迫癥狀;臨床上約有30%~50%的病人出現神經壓迫癥狀,多由顱內擴散或咽后淋巴結轉移引起。最易受累的是外展神經,其次是三叉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舌下神經、副神經。病變累及翼腭窩時,出現張口困難,三叉神經上頜枝癥狀,上頜竇后壁骨質破壞。頸靜脈孔受累時產生第IX~XII對顱神經、頸交感神經癥狀,出現軟腭下陷、吞咽困難、聲帶麻痹、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萎縮、伸舌偏向病側(同側舌肌萎縮),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Horner’s綜合征,表現為病側瞳孔縮小、眼球內陷、眼瞼下垂、病側面部無汗)。病變侵及顱中凹之巖蝶部巖蝶骨區時,損傷第Ⅱ~Ⅵ對顱神經,出現巖蝶綜合征(海綿竇綜合征)。病變侵犯蝶骨、蝶竇、后篩竇氣泡及垂體窩時,損害視神經、海綿竇等,產生垂體一蝶骨綜合征,表現為雙目失明、視神經乳頭原發性萎縮及第Ⅲ~VI對顱神經麻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