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已取得了不少成績,對這方面的治療方法也逐漸增多。有單獨用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患者,也有針藥并施或用蜂針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患者。
①溫針壯督法治療:主穴取大椎、神道、至陽、命門、腰陽關。配以肩髃、合谷、曲池、足三里、陽陵泉、解溪。
②溫針加消尪湯治療:方法為針刺華佗夾(第1頸椎至第5腰椎,椎旁左右共48穴),臨床常用34穴,在督脈旁5分處。肢體穴位取八邪、陽池、足三里、血海。每天上午先針刺四肢穴位,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將艾炷(條)套在針柄上點燃,于艾炷(條)全部熄滅后出針;然后再在華佗夾脊施針刺治療,手法同上,不行溫針。在針灸的同時,內服湯藥(丹參30克,當歸尾、川牛膝各20克,三棱、莪術各10克,桂枝8克,地龍、全蝎各15克,白花蛇10克,生甘草6克)。
③蜂針治療:取穴以病痛局部壓痛點作為主穴,配穴按經脈的循行所過而取穴。上肢多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陽溪等;下肢多取環跳、血海、犢鼻、陰陵泉、足三里、解溪、太沖等;督脈多取背部的穴位。特定穴主要是背俞穴,經外奇穴常用夾脊、膝眼、鶴頂等穴。先皮試,后用蜂針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