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這種疾病又叫結腸癌,通常可發生在結腸的任何部位。在北美、西歐地區發病率較高,死亡率也很高。在我國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趨勢。
那么生活中引發大腸癌疾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1、長期便秘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越長,其中致癌物質對腸壁黏膜不良影響越大。
2、長期便溏引起便溏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之一是大腸息肉,若息肉長期不被發現,可潰變成癌。便溏時間越長,作腸鏡檢查的必要性越大。
3、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這類食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容易誘發細胞惡變,可引發大腸癌。
4、長期患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是炎性腸病之一種,長期治療不當,病情多次復發,病程在8年以上者要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5、大腸癌家族史有此病家族史的各年齡段人群均應隨時注意大腸癌癥狀的出現。
6、大腸息肉大腸癌約80%來自大腸息肉,大腸息肉病人必須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7、痔瘡出血發生痔瘡出血的病人中有些已在肛門以上的大腸內長了息肉或癌瘤,若在診斷中只注意到出血癥狀,很有可能會漏診發生在大腸的重要疾病!建議凡有痔瘡出血者,一定要在近期到醫院消化內科作腸鏡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