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線攝片:常規胸部攝片極為重要.因遠處轉移的軟組織肉瘤80%發生于肺及縱隔。局部攝片主要顯示有無骨破壞。腫瘤局部呈透亮區,常提示脂肪源性腫瘤。
2、超聲波:應用超聲波診斷及了解腫塊大小,邊界、及與血管的關系。多普勒彩色超聲可區分出動、靜脈與腫瘤的關系,有無瘤栓等。
3、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照像(C、T):近年常用CT診斷軟組織腫瘤,可探明腫瘤與鄰近骨、肌肉的關系。應用造影劑能顯示動、靜脈、腹膜后淋巴結有無腫大。腫瘤來源不同,其CT組織密度亦有差別。
4、磁共振顯像(MRl):與CT比輪MN更能從多角度描述腫瘤與鄰近組織的異同。除橫斷面外,可任意行矢狀面,額狀面及局部放大。MRI所獲信息更豐富對各種軟組織內部結構的分辨率明顯優于CT。
5、動脈造影: 近年來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DSA)已取代以往的血管造影,具有顯影清晰,造影劑用量小的優點。對于切除血管、明確肢體動脈循環,動脈插管化療者應用尤佳。
6、同位素檢查:選用的放射性藥物及ECT診斷軟組織腫瘤。近年上醫大腫瘤醫院應用99mTC(v)DMS作為軟組織腫瘤的顯像劑,29例受檢者中13例肉瘤呈陽性。非肉瘤病例均為陰性。
7、病理檢查:病理檢查是診斷軟組織腫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病理活檢原則避免取出血、壞死部位。如淋巴結轉移暗應先從轉移灶取活檢,常能確定原發軟組織腫瘤的診斷。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日益增多,但需掌握適應征。常用于遠處、肝、肺、骨、淋巴結轉移灶,以及在手術后原部位復發的病例。切取活檢常用于腫瘤體積較大,伉黨較深的部位,如腹膜后及肢體巨大腫瘤等。切取活檢后應及早手術。切除活檢的概念足切除整個腫瘤送檢,常用于表淺的小腫瘤、能達到診斷和治療的雙重目的。切除腫瘤時盡可能附帶正常組織少許一并切除,如為良性腫瘤可結束手術。如惡性腫瘤則根據不同病理類型決定是否需擴大手術范圍。近年本院主張臨床診斷符合軟組織肉瘤,并能廣泛切除,就不用活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