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天堂_亚洲精品国产日韩_亚洲女人性视频_99成人在线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腫瘤 >> 女性生殖系統 >> 乳腺癌 >> 治療方法 >> 正文

乳腺癌治療跨入“保乳時代”


日期: 2012 - 06 - 15   作者:   來源: 中國導醫網   責編: kn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作為女人,一雙發育良好的乳房代表著女性的健康與美麗,是每一個女人的驕傲。然而,對于不幸罹患乳腺癌,又不得不施行乳腺切除術的女性來說,乳房卻是她們心中無可奈何的痛。

  近10年來我國乳腺癌年增長率達3%~4%,高于全球的增長速度,全國每年大約有20萬新發病例,一般從30歲開始出現,40-49歲時出現高峰。乳腺癌患者在乳房切除手術之后,女性特征多有缺失,由此所受到的精神創傷,并不比癌細胞帶來的痛苦要小。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女性早早地就失去了乳房,即使生存期延長,但心理的郁悶和婚姻危機常常導致她們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生活難以幸福,甚至生不如死。

  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關注。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當前乳腺腫瘤醫學發展的重點就是切除腫瘤同時可以盡量保留乳房,現在發達國家乳腺癌的保乳治療已經達到全部病例的50%~80%。然而國內在可以實施保乳手術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人群中,僅僅只有10%的患者進行了保乳手術,其他90%因為醫生或患者自身顧慮依然選擇傳統的一刀切模式。

  乳房對于現代女性而言,其功能遠非僅限于哺乳,而是保持女性形體與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10月定為“國際乳腺警示月”,并以粉紅絲帶為標志,以喚起女性對乳腺癌的警惕。在這里我們則特別提醒女性朋友:健康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呵護乳房,萬一不幸患上乳腺癌,輕易地舍乳保命,是不可取的。現代醫學已經進入保乳時代,完全能夠做到既延長腫瘤病人的生存時間,又保留住乳房,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乳腺癌進入保乳時代

  過去,無論是乳腺癌治療的經典術式,還是擴大根治術和改良根治術,在治療乳腺癌的同時,都是以切除乳房為沉重代價的。術后在女性胸口會留下長長的、丑陋的疤痕,這永遠的傷痛使不少女性患者感到喪失了做女人的尊嚴和自信,有的甚至感到無顏見人。此外,大范圍的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掃,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較多的手術并發癥,常見的有:術后疤痕組織形成,限制了上肢活動的范圍;上肢的淋巴回流循環障礙,導致上肢腫脹;由于手術切口較長及皮下廣泛游離,導致術后皮下積液或皮膚壞死等。然而糟糕的是,許多醫生發現,隨著手術范圍的擴大,不僅患者術后生存率并無明顯改善,而且生存質量嚴重下降。

  經過全世界六、七十年的臨床研究,外科學家開始認識到乳腺癌是一個全身性疾病,擴大切除范圍并不能根治腫瘤,相反過度治療帶給病人的則可能是身體的傷害和財產的損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適度的手術,同時配合規范的放化療和中醫藥治療,以及其它一些有效治療方法,進行多學科的綜合治療,這樣反而更能延長腫瘤病人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其實國外學者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就已開始進行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研究。十幾年后得出支持保乳的初步結論,后經美國和歐洲的多個國家進行的6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證實,保乳手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小的特點,它在保留乳房外形完整性的同時,又兼顧了術后的功能恢復,而且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療和傳統手術后的生存率基本相同。保留乳房的手術方式為乳腺癌患者創造了更優質的生活空間,大大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創傷,使她們在恢復后能從容地面對社會,融入生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換言之,保乳手術并非以犧牲生命為代價換取美麗,只要發現得早,且條件適合,一般都可以進行保乳治療。至此,大規模保乳治療在西方國家廣泛開展,乳腺癌的保乳治療已經成為Ⅰ、Ⅱ期乳腺癌的首選標準治療方式,發達國家乳腺癌的保乳治療已經達到全部病例的50%~80%,保乳手術已成為當前乳腺癌早期及局部晚期患者的一種新的選擇,也必將成為乳腺癌科學、規范、較理想的治療方案。

  中國不保乳高達80%以上

  目前保乳治療在我國尚未普及,大型專科醫院乳腺癌保乳手術的比例在20%以下,大型綜合性醫院則一般在5%以下。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仍采取切除乳房的根治手術。這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我們國家即使是外科醫生,也有部分人對乳腺癌的早查早治認識不清,以為摸不到腫塊就沒事。其實,直徑在1厘米以下的早期乳腺癌,常常無法觸及,必須借助鉬靶或B超來發現。由此導致部分患者耽誤了早期治療。此外,大部分婦女對乳腺癌的早查早治了解不多,很多患者在發現乳腺有可疑腫塊時,卻羞于啟齒,直至腫塊很大或者發現很久以后,才在家人催促下前來就醫,而此時往往已屬于晚期。在農村,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因此,乳腺癌患者中晚期很多,此時多需要做根治手術。

  其次,和醫生觀念有關。多數醫生對保乳治療等乳腺癌治療的新理念、新技術尚未認識,習慣于傳統的根治手術。如對乳腺癌手術還存在一些誤區,普遍認為手術越大,治療效果越徹底,而保乳手術并不是把整個乳腺組織切除,治療效果一定沒有切乳手術徹底。事實上,施行規范的保留乳房手術,其手術效果與傳統切乳手術完全一樣,同樣能達到長期生存15-20年。還有不少醫生害怕腫瘤復發率高,覺得如果做了保乳手術又經過整形隆乳的話,復發后處理起來相應比較麻煩,所以多直接一刀切除完事。

  還有,則是來自患者方面的原因,如對保乳治療知曉率低,很多病人也認為手術越大越徹底,越可以根治。而對保乳手術不放心,擔心如果沒有全部切除,腫瘤不能清理干凈。我們在工作中就經常會遇到剛剛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面帶驚恐疑慮的表情,懇求醫生盡快為其施行手術,并且要求將乳房全部切掉,手術越大越好。還有的病人雖然想保住乳房,但在咨詢后,還是會改變主意,要求行根治手術。殊不知,“根治”手術對乳腺癌并能不根治,即使沒有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病人行根治術后,仍有5%的病人局部復發,十年內30%的病人死于乳腺癌。因此根治是相對的,目前的根治手術并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根治。 因此,乳癌是否根治并不取決于手術方式,而在于疾病分期的早晚及全身治療是否有效和充分。另外,根治術和保乳手術對比,其上肢水腫和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遠遠高于保乳手術,顯然無謂喪失一側乳腺卻得不到根治效果是不明智的。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在我國,一方面是對乳腺癌保乳治療的新理念和新技術認識、推廣非常不夠;另一方面也有些醫院對保留乳房治療的適應癥掌握不嚴,不具備保乳治療條件,甚至連必要的檢查診斷都不做,就盲目開展保乳治療,這樣做可能嚴重損害患者利益。因此,得了乳腺癌,一定要找乳腺癌專科醫生治療,才能獲得真正規范合理的科學診治。

  越早,保乳效果越好

  保乳術治療效果不亞于根治術,那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可以接受保乳手術呢?不是的 ,首先,當然是 越早效果越好。 一般說來,保乳手術適應證主要有:

  腫瘤大小 目前國內外無統一界定。多數研究者認為,對于腫瘤大小為3~5 cm、患者主觀要求保乳的,術前應實施新輔助化療,待腫瘤縮小至符合保乳指征后再實施保乳手術。

  腫瘤位置 多數研究者認為,保乳手術應選擇腫瘤距乳暈2~3 cm及以上的“周圍型”乳腺癌

  腋窩淋巴結轉移 多數研究者認為,腋窩淋巴結轉移不是保乳手術禁忌證,可選擇淋巴結單個、活動、直徑≤2 cm的較早期病例。

  病灶數 保乳手術要求為單灶乳腺癌。多灶、多中心乳腺癌是保乳手術禁忌證。

  此外,患者是否可接受放療這是實施保乳手術的必要條件,因此合并膠原血管性疾病如硬皮病、活動性紅斑狼瘡乳腺癌患者,因不能耐受放療,而被列為保乳手術禁忌人群。

  乳腺定期檢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惟一有效的方法,美國45歲以上婦女每年做一次乳腺檢查。而國內的乳腺癌發現一般相對較晚,所以,需提高乳腺癌的定期檢查意識,盡早發現乳腺癌。現在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技術發展很快,綜合一些先進的技術如數字鉬靶等手段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腫瘤,甚至在觸摸不到腫塊時就可以發現乳腺癌,在省腫瘤醫院能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例。建議有乳腺癌家族史者,高脂飲食、內分泌及生殖系統病史者、晚婚晚育及無哺乳者等高危人群更應加強檢查力度。

  新輔助化療助保乳一臂之力

  保留乳房手術開展的多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醫療水平的高低和社會文明的進步程度。但是,并不是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適合做保乳手術,由于腫瘤大小等原因,部分患者不能實現保留乳房的愿望。

  乳腺癌傳統治療模式是在手術后應用化學治療(簡稱化療),也稱輔助化療。而我們現在在手術前,就開始化療,即所謂的新輔助化療。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在乳腺癌的早期腫瘤細胞就可以進入循環系統,引發血行轉移,而且血行轉移的發生有可能早于淋巴轉移。因此有理由認為,在治療開始前,部分乳腺癌患者存在微轉移病灶,而這些病灶是日后發生復發轉移的根源。有研究表明,術前針對這些病灶的化療,能夠明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整體療效。更為重要的是,新輔助化療可明顯減少全乳切除術的施行,提高保乳比例。在腫瘤直徑≥5厘米的病例中,這種優勢更為明顯。據國外統計,在接受新輔助化療的患者中,大約有23%的患者因腫瘤“降級”而免于原計劃的全乳切除。相關研究還表明,在有效地實施系統性治療前,手術切除原發病灶有可能會刺激微轉移病灶的加速生長,而術前化療可預防和抑制這種情況的發生。

  術后綜合治療必不可少

  患者接受保乳手術后,只是邁出了治療的第一步。保乳手術后的綜合治療(即針對局部的放療和針對全身的化療、內分泌治療、基因治療以及免疫輔助治療等)仍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它是保乳手術療效的有力保證。如保乳術后放療已成為保乳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刀口拆線1周后即可開始放療,最遲不超過術后6周。而術后全身性輔助治療(如化療、內分泌治療和生物靶向治療)可進一步降低局部復發率。具體措施取決于手術方式和病理學檢查結果,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有效方案。

  術后患者還應經常自我檢查乳房和定期到醫院復查(一般三個月一次),要注意切口周圍和整個乳房有無新結節出現,對易發生轉移的肺、肝、骨等部位也應注意有無異常,必要時行鉬靶X線、超聲波、全身骨掃描等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復發或轉移,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保乳手術是乳腺癌治療過程中的一大發展,是治療觀念的一次轉變,可以說是乳腺外科史上的一次新飛躍。但要保證手術成功,除必須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外,手術醫院必須具備保乳手術的相關設備和技術。此外,保乳手術應在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保證術后隨訪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將影響手術效果。


 ·  如何做好乳腺癌患者的護理?
 ·  預防乳腺癌的措施有哪些?
 ·  手術治療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  檢查乳腺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  乳腺癌會給患者造成哪些危害?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