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天堂_亚洲精品国产日韩_亚洲女人性视频_99成人在线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腫瘤 >> 女性生殖系統 >> 乳腺癌 >> 診斷檢查 >> 正文

乳腺癌,平衡遠離乳腺癌:每月一次自我檢查


日期: 2006 - 09 - 27   作者:   來源: 放心醫苑   責編: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關于乳腺癌

  滬、京、津是我國乳腺癌高發地區,而上海最高,1972 年,上海的乳腺癌發病率為17.1 /10 萬,1988 年則為28 /10 萬,到1997 年上升到46 /10 萬,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首位。

  全世界每年約有120 萬婦女發生乳腺癌,有50萬婦女死于乳腺癌

  北美、北歐是乳腺癌的高發地區,東歐、南歐以及南美次之,亞洲、非洲的發病率最低。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原先為低發區的亞洲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尤其是日本、新加坡和我國沿海地區。

  【認識乳腺癌

  平衡就健康

  乳腺癌的發病率為什么那么高?現在的研究發現,引發乳腺癌的內外部因素很多,但最后都可以歸結到一點:人體內的雌激素在“作怪”。

  聽到這里,稍懂生理知識的女同志可能要跳起來:“沒有了雌激素,何為女兒身?難道生乳腺癌是女人的宿命?”

  問題當然不會這么嚴重。雌激素是女性性征發育成熟的“催化劑”,沒有它的作用,乳腺導管系統就不會發育,血管間質就得不到充分生長,女性就不會有豐滿的乳房,也就不會有“曲線美”。但什么東西都不能過量,體內的激素分泌一旦失去平衡,導致雌激素分泌過多,作用時間過長,麻煩就來了———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正常發育到異常增生,就會有癌變的可能。所以,有一句廣告詞說得很好:“平衡就健康”。

  【自測乳腺癌

  乳腺癌常見癥狀有:

  (1)乳房有腫塊,質硬,不光滑,多為單發;

  (2)乳頭有溢血性分泌物;

  (3)兩側乳房不對稱;

  (4)乳頭回縮,乳房皮膚呈桔皮樣改變;

  (5)乳頭或乳暈處出現表皮糜爛、濕疹樣改變;

  (6)乳房顯著增大、紅腫,變化進展較快;

  (7)乳房縮小,乳頭位置回縮;

  (8)腋窩淋巴結腫大,有時可感到腋窩內有物體擠壓感;

  (9)到晚期,乳房局部可破潰形成潰瘍,可出現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可有骨痛、腰痛、腹脹、上腹氣塊,貧血和消瘦等。發生以上情況必須盡快到醫院就診。

  【高危人群】

  如果你的母親、姐妹中有一人以上患過乳腺癌,那么你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第一次妊娠年齡大于30歲的婦女及從未生育過的婦女;進食過多的動物脂肪,絕經后體重超重的女性;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頭狀瘤病等);月經初潮年齡在12歲之前或停經在55歲之前的女性都比較容易得乳腺癌。長期應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癥狀的婦女,許多年后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會增加。一側乳腺癌患者,對側乳房生癌的機會也比正常人高5—7倍。

  【五點守則】

  要舍得“口福”

  有句笑話說,上海乳腺癌的發病率與上海人的體重一起“蒸蒸日上”。有人要問了,體重和乳腺癌有什么關系?關系可真不小,看看這組數據就知道了:如以70公斤為標準體重,每增加10公斤,乳腺癌的發生率提高20%,而60歲左右的女性體重每增加10公斤,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將增加80%。這個數字還是很嚇人的!

  上海為什么在乳腺癌發病率上是全國“冠軍”?我看,很大程度上與我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結構的變化有關。統計顯示:上海城區居民飲食結構中脂肪占總熱能的比例1959 年為9.5%,1982 年上升到24.2%,到1992 年不得了,達到31.2%,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30%的限值,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水平。現在雖然沒有統計,但這個數據一定更高了。而人體內過多的脂肪能轉化為類雌激素,刺激乳腺組織增生,結果就不用多說了。另外,大量攝取脂肪,還會導致身體免疫機能降低,給癌癥造成可乘之機。從預防乳腺癌的角度出發,女同志還是有必要保持傳統的低脂肪、高纖維膳食的習慣。

  對于身體“發福”的女同志,我都勸她們少吃肉類高脂肪食物,而且定期去醫院檢查。不少人很不情愿:“這不讓吃,那不讓吃,人活得有啥意思!”我就告訴她們,如果舍不得這點“口福”,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運動,有規律地長期運動。在各行各業中,運動員的乳腺癌發病率最低,天天大運動量,消耗了多余的脂肪,身上沒有贅肉,體內的雌激素保持在低水平,當然就不會與乳腺癌“有染”了,國外有人做過統計,育齡婦女每周平均進行4小時的體育鍛煉,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減少60%。

  保健品別亂吃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高了,不少愛美的女性擔心自己“青春早逝”,經常服用一些女性保健品,特別在進入更年期后,失眠、精神緊張等癥狀一出現,就更慌了,而親朋好友出于關心的目的,也往往把保健品當作禮品送給她們。殊不知,這里面弄不好就會“花錢買罪受”、“好心辦壞事”。前不久,我碰到一位女性患者,40多歲,平時很注意自己的飲食,也沒有家族病史,說什么也不相信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她說:“我這半年堅持服用××品牌的口服液,難道還會‘吃’出病來?”我當即告訴她:“問題就在這里,這毛病十有八九是保健品弄出來的。”

  我說這話是有根據的,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包括不少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雙面刃”,確能延長女性的“青春期”,但也就帶來了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癌變。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信廣告,選擇保健品也要因人而異,能不吃的,盡量別吃,一定要吃,也要弄清楚其中的成份,自己沒把握的,多問問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自己想當然地亂吃,當心后悔莫及。

  生育也別太晚

  很多都市女性因為工作節奏緊張、保持身材等原因,不愿意生育或推遲到30歲以后生育,這很要不得。因為這很有可能使她們失去一次增強抵御乳腺癌能力的機會。為什么這樣說?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導致乳腺上皮發生一系列變化而趨成熟,使得上皮細胞具有更強的抗基因突變能力,同時產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對于保護乳房健康很有用,是雌激素的“對頭”,雌激素使乳腺組織增生,孕激素出來“消腫”。所以,懷孕、分娩、哺乳雖然辛苦,但帶給女同胞的不僅是可愛的下一代,還大大增強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這種能力越早獲得,對于防止乳腺癌的發生就越有利。

  新加坡癌癥研究中心做過一次調查,發現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比生育過的婦女大得多,這種危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30歲以后才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20歲以前生育第一胎的婦女高出了2到5倍。德國東西部婦女患乳腺癌的發病率明顯不同,原東德地區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比例要低得多,后來發現,主要是因為原東德婦女一般生育較早,而且平均有3到5個孩子。因此,我奉勸女同志在選擇要不要生、什么時候生育時,要把這點考慮進去。

  要從娃娃抓起

  看到這個標題,大概有人要說我是小題大做,但我要嚴肅地告誡大家:這個問題一定要引起家長們的足夠重視。乳腺癌主要是一個成人病,但已經表現出低齡化趨勢,我收治的最小的患者只有15歲,這么小怎么會發這個病?開始我也很奇怪,仔細了解后,發現她是典型的性早熟,11歲就有了初潮。平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疼愛得不得了,營養品、補品一個勁讓她服用,我告訴他們,你們這樣“寶貝”孩子是在幫倒忙,孩子這病可能就跟吃多了補品、攝入過多的性激素有關。家長一聽都傻了!

  現在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自然視為掌上明珠,拼命給孩子增加營養,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不算,還從市場上盲目購買兒童食品給孩子補身體,其中不少補品就含有激素,促進女孩子的生長發育加速。據統計,上海女孩子的月經初潮年齡已經由16歲提前到了13歲,初潮來臨,說明孩子開始性發育,雌激素開始作用于乳腺組織。女性月經史的延長,意味著乳腺組織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