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06
-
09
-
27
作者:
來源:
責編:
閱讀次數:
|
陰莖癌的發生主要是肝腎陰虛,相經血燥,絡脈空虛,火邪郁結于陰莖所致。陰莖癌大體可分為乳頭狀型(或菜花型)及浸潤型(或潰瘍癌)兩種。
現代醫學認為,陰莖癌的發病與包皮或包皮過長密切相關,約有90%以上的陰莖癌病人合并包莖和包皮過長。猶太人則罕見陰莖癌,因其生后第八天即行包皮環節術。病理類型幾乎全屬鱗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極少見。腫瘤可以生長在龜頭、包皮溝及包皮上,像一個硬結節、斑塊成乳頭狀病變。最終發展到浸潤、潰瘍及蕈樣變,再進一步侵犯陰莖海綿體、尿道、腹壁。淋巴轉移到腹股溝淋巴后, 然后到骼淋巴結。左浸潤型癌,即使只侵犯陰莖的一側,其雙側淋巴結轉移也是常見的。在晚期,可有血行轉移。浸潤性病變早期即可轉移,預后較差。
怎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