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作家李敖被證實罹患前列腺癌第二期,醫師建議他進行“根除性治療”。居歐美男性腫瘤發病第一位的前列腺癌,目前在我國正呈增高趨勢。醫生為此呼吁,50歲以上的男性應每年檢查一次血中的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病因:可能與性激素有關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7~8萬名前列腺癌新病例,95%發生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依舊在持續增加。
據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翼然教授介紹,前列腺癌的病因不明,可能與性激素有關,因在幼年行閹割的太監,從未發現患前列腺癌者。其他原因目前依舊在研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90%的前列腺癌發生在前列腺后葉,早期多無任何癥狀,即使有所不適,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視。當腫瘤增大壓迫尿道時,又往往與前列腺肥大相混淆。故而,約80%的病人首先發現遠處轉移病灶,然后才發現前列腺癌,此時病變已經屬晚期。
自查:排尿異常時應警惕
據黃教授介紹,前列腺癌的臨床癥狀出現的早晚及其嚴重程度,取決于癌腫生長的速度和壓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環抱尿道,故癌變首先壓迫尿道,表現出排尿異常的癥狀。一般是尿意頻繁,夜尿增多;當腫塊增大壓迫尿道,會出現尿流變細、排尿不暢、尿程延長;少部分病人可出現排尿疼痛,有的還會出現血尿,此時應引起警惕。
此外,當前列腺癌發生轉移,特別是盆腔轉移,可出現腰背部疼痛,或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癥狀,疼痛常可向會陰部及肛門周圍放射。因此,凡年齡在45歲以上的男子,出現尿意頻繁、夜尿增多、尿程延長、尿流變細、排尿困難,則應考慮患前列腺癌的可能,及時就醫。
發現:直腸指檢和PSA
對待前列腺癌也不能單靠自我感覺,醫生建議:凡年齡在45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作一次直腸指檢,這對于早期診斷極為重要。直腸指檢的準確率達50%~70%,可獲得早期診斷及根治機會。據報道,在美國軍事系統服役的人都進行定期直腸指檢,在發現有前列腺癌的病例中,50%的病人屬于可根治的,而在普通居民中發現的病例中只有5%可獲得根治。可見進行早期直腸指檢的重要。
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雖低于西方國家,但隨著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及其它檢測方法的廣泛應用,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檢出率逐漸增高。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泌尿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孫穎浩教授同時呼吁,50歲以上的男性應每年檢查一次血中的PSA。
令人憂慮的是,有些早期患者術后生活了幾年,認為應該算痊愈了,忽略復查,卻不知前列腺的癌細胞適應性很強,過幾年又會很快適應沒有雄激素的環境,繼續生長、復發。因此,復查同樣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