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所有的內臟臟器癌的4%,好發于50-69歲的男性。臨床表現以無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癥(尿頻、尿急等)和排尿困難為主,晚期病變亦可導致上尿路梗阻。膀胱癌首選的治療方式還是手術的治療,放化療的敏感性不是很高,手術后的護理也是很重要,護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手術后身體的恢復,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產生。手術可以配合中藥治療。
要制定膀胱癌手術后護理方法首先要了解膀胱癌的治療,早期膀胱癌可行電烙或手術切除,同時給予化學藥物治療;若腫瘤侵犯膀胱范圍較大,則需要做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在做這種手術時,為了讓病人術后仍具有排尿功能,醫生通常還要做腸道代膀胱術,就是截一段病人的小腸(回腸),做成人造膀胱,將輸尿管接到人造膀胱的一端,另一端開口在腹壁,這也叫“尿路造口術”,尿液經此通道排出體外。
膀胱癌手術后護理怎么樣才能更好呢?
1. 保留膀胱的患者,應在術后2年內每3個月復查膀胱鏡1次,2年內無復發者改每6個月1次。其它可選復查內容有:尿脫落細胞學檢查、靜脈尿路造影、尿常規、B超和CT等。
2. 回腸膀胱過道患者的日常護理和保健:因患者尿液從腹壁回腸造口流出,需永久安置集尿器。集尿器由底盤和尿袋兩部分組成,一般底盤數天更換一次,尿袋1~2天更換1次。
膀胱癌手術后護理時應注意:
(1) 觀察生命體征:膀胱癌全切除術后,由于手術創面大,滲血可能較多。因此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保證輸血,輸液通暢。早期發現休克的癥狀和體征,及時進行治療和護理。
(2) 膀胱腫瘤電切術后常規沖洗1~3天,應密切觀察膀胱沖洗引流液的顏色,根據引流液顏色的變化,及時調整沖洗速度,防止血塊堵塞尿管。停止膀胱沖洗后應指導病人多飲水,起到自家沖洗的作用。
(3) 膀胱腫瘤電切術后6小時,病人即可進食,以營養豐富,粗纖維飲食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防止便秘。
(4) 膀胱全切術后應持續胃腸減壓,密切觀察胃液的性質、顏色、量并做好記錄。待胃腸功能恢復后拔除胃管開始進食,從糖水米湯開始、逐漸過渡到流食、半流食直至普食。密切觀察病人進食后有無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腹痛、腸梗阻癥狀。
(5) 回腸膀胱術后,應密切觀察尿路造口的血運情況,及時發現造口并發癥。保持傷口、造口部位敷料清潔干燥。
(6) 預防感染:定時測體溫及血白細胞變化,觀察有無感染發生。保持造瘺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定時翻身、叩背、咳痰,若痰液黏稠予霧化吸入,適當活動等措施可預防感染發生。
(7) 引流管的護理:
① 各種引流管,應貼標簽分別記錄引流情況,保持引流通暢。回腸膀胱或可控膀胱因腸黏膜分泌黏液,易堵塞引流管,注意及時擠壓將黏液排出,有貯尿囊者可用生理鹽水每4小時沖洗1次。
② 拔管時間:回腸膀胱術后10~12天拔除輸尿管引流管和回腸膀胱引流管,改為佩戴皮膚造口袋;可控膀胱術后8~10天拔除腎盂輸尿管引流管,12~14天拔除貯尿囊引流管,2~3周拔除輸出道引流管,訓練自行排尿。
膀胱癌手術后心理護理,幫助病人解除緊張、恐懼、失望等不良心態,引導其忘掉疾病,心情舒暢,更好地配合多種治療。
膀胱癌手術后護理,配合中藥的治療,改善患者的癥狀,手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炎癥的感染,手術后一些并發癥,飲食情況不是很好,傷口疼痛,愈合情況不是很好等一些問題,要減少這些癥狀的產生,最好是配合中藥的治療,中藥人參皂苷Rh2可以減少手術后并發癥的產生,抗炎鎮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快手術后患者身體的恢復。
膀胱癌手術后護理——飲食護理
1. 清蒸桃膠 桃樹膠10g,冰糖適量,加水少許,隔水清蒸20分鐘,不拘時間頻服。
2. 赤小豆50g,雞內金研細末15g.如常法煮赤小豆做粥,將熟時,雞內金調勻。
3. 大麥米粥 大麥米75一100g,白糖或紅糖少許,先將大麥米加水煮粥,熟時加 白糖或紅糖調勻,作早餐或點心食。
4. 銀耳20g水燉服,每天1次。
總的來說,膀胱癌手術后的護理是從全方面的護理,手術后一些癥狀的護理,手術后飲食的護理,手術后心里的護理等,這些都是手術后護理的特點。減少手術并發癥,提高治療的效果,還是需要配合中藥的治療,在手術后可以發揮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