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是心臟病中的一種,下面為您詳細介紹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知識。
什么叫高血壓心臟損害
血壓長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臟,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首先,早期出現左心室肥厚,使心臟性猝死、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因此,高血壓一旦出現左心室肥厚,應及早進行抗高血壓病的治療,使肥厚的心肌得以逆轉。另外,流行病學研究證明,高血壓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冠心病發病率比血壓正常者高兩倍,若高血壓同時伴有其它危險因素如高脂血癥、吸煙等則冠心病發病率更高。同時研究證明高血壓與心力衰竭密切相關,70%的左心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另外,隨血壓的升高,左心衰竭的發生也明顯增多。血壓急性升高或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在血壓較高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心力衰竭。
為什么會出現心臟損害?
高血壓所致的左心室肥厚與血壓水平有一定關系,但有些血壓顯著升高者,不一定會出現左心室肥厚。高血壓可致不同類型的心室肥厚,因此,認為左室肥厚的致病因素并非單一,一些心身因素及體力活動較多等也與左心室肥厚有關。另外,血容量過多及神經內分泌激素等因素也參與左心室肥厚。心室肥厚發生后,心肌缺血,心臟舒張功能下降等共同作用,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高血壓時外周阻力明顯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同時心肌肥大,供血相對不足均可致心功能嚴重損害出現心力衰竭。高血壓常與動脈粥樣硬化并存。究其原因:過高的壓力通過影響血管壁內膜細胞的結構及功能,使內膜通透性增加,管壁增厚,若同時伴有高脂血癥,脂質沉積于動脈壁則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高于非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心臟損害的分類
心臟損害與高血壓有密切關系,高血壓時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負荷增加。長時間后,則左心房因左心室順應性下降而首先擴大,繼而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最終也發生擴張。左心室肥厚是冠心病獨立危險因素,出現在心力衰竭之前,當代償功能失調時可出現左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在排除其它足以引起左心室病變的原因后,則可論斷為高血壓病III期,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