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ginia Commonwealth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確定了一種重要的酶——CEH(cholesteryl ester hydrolase)在降低心臟病風險方面的作用。這為發展新的減少血管粥樣沉積和幫助預測病人患心臟病可能性帶來了希望。新方法除了像現有方法一樣能防止新血管粥樣斑塊形成外,還可以減少已經存在的斑塊。
心臟病產生原因在于負責向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中粥樣斑塊形成,當血液中的單核細胞進入血管壁,并且消耗大量的壞膽固醇-LDL后就會形成粥樣沉積。而對這些泡沫狀細胞而言唯一的處理膽固醇的方法依賴于HDL——好膽固醇。泡沫狀細胞中的CEH酶負責調節能被HDL去除的膽固醇含量。
在VCU醫學院內科醫學副教授Shobha Ghosh領導的研究中,小組首次發現動脈壁中的細胞如何使膽固醇變得能被HDL去除。利用高脂肪和膽固醇食物喂養的轉基因老鼠,小組證實含有人類CEH基因的老鼠能通過去除血管凝集的泡沫狀細胞中膽固醇來大大降低心臟病風險。
Ghosh說:“目前治療心臟病的重點在于減少循環系統中的LDL。而我們的研究證明如果能增加粥樣斑塊中膽固醇的去除量,那么即使不改變LDL濃度粥樣斑塊也會大大減少。這些發現不但改變了目前對心臟病治療的想法,通過將CEH作為治療目標,未來心臟病人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手段。除此之外,利用人類血液細胞中CEH濃度,我們希望能預測心臟病發生幾率。”
Ghosh表示,小組研究重點在于泡沫狀巨噬細胞,這是儲存大量膽固醇并導致動脈粥樣沉積和阻塞的原因。以上結果發表在10月份的《臨床檢查雜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