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的配合:心臟手術時病人一般都要上呼吸機,即用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輔助病人的呼吸運動,麻醉清醒后,上呼吸機的病人會感到咽部不舒服,不能講話,此時病人要懂得呼吸機的重要性,主動配合治療。頭部切勿過多轉動,不要隨意吞咽,尤其是嬰幼兒呼吸道粘膜很嫩,導管與粘膜反復磨擦可引起聲門出血,拔管時易出現聲門水腫而致的聲音嘶啞并發癥。對于不配合的小兒,一般可給予鎮靜劑。上呼吸機的病人如有什么需求,如想大便、小便、咯痰等,可用手語告訴護士,手腳不要隨便亂動,以免使中心靜脈壓管接頭脫落造成治療上的困難。為防止肺內感染,護士要定時給呼吸機的病人進行氣管內呼痰,即用一根導管迅速插入氣管內吸出病人的肺內的痰液,此時病人會有氣短,疼痛等不適的感覺,要忍耐一下 ,每次吸痰大約10-15鈔,護士拔導管后,接上呼吸機上述癥狀就會消失。 拔除氣插管后的配合,病情平穩后可拔除氣管插管,脫離呼吸機,用面罩或鼻導管繼續吸氧,維持呼吸。此時病人應保持安靜,不可隨意將面罩取下。術后有效咯痰時病人是預防肺內感染或肺不張等并發癥的重要環節,護士阿姨經常扶病人坐起,用手掌輕拍病人的背部,協助病人排出肺內痰液,病人應積極配合,不要拒絕。當病人因刀口疼痛而不敢咯痰時,進行可給予一定劑量的止痛藥,但不能依賴止痛劑。要晝配合護士,保護好刀口,進行有效呼痰,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肺內感染或肺不張造成的更大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