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嚼一粒口香糖,牙齒更健康,更清新。這是很許人的意識,然而,有專家指出,長期嚼口香糖會引發顳頜關節功能紊亂,進而出現頭痛、眼花、耳鳴等癥狀。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7日報道,有專家稱,長期嚼口香糖會導致顳頜關節功能紊亂,進而引發頭痛、眼花、耳鳴等癥狀,然而此病卻常常因醫生誤診而導致惡化。專家呼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將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帶入大眾視野,使之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個重要參考。
近日,一名自稱Chris Cullen的患者因長期頭痛耳鳴,多次求醫無果陷入了絕望中。兩年內,該患者先后訪問過15位醫療專家,其中甚至包括心臟病學家,神經學家和按摩師等,然而診斷結果卻各不相同, 從牙病、低血壓到脊椎問題甚至最近診斷出的抑郁癥,Chris徹底陷入了絕望中。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下,Chris從網上得知了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通過該領域專家診斷,發現折磨他已久的罪魁禍首竟然與長期咀嚼口香糖有關。
顳頜關節功能障礙——又稱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每五個人中就有可能出現一名患者。本癥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引發該病的一個常見原因是過度工作,或者是長期咀嚼口香糖導致口腔周圍肌肉與韌帶發炎,以及夜間磨牙等。
“彈響本身不是一個問題,但卻能夠顯示出下頜關節在正常工作中出現了混亂。”該領域著名教授安德魯·艾德( Andrew Eder)解釋道,“當你咬緊牙關時,下頜關節不能四處滑動,這會導致口腔肌肉、牙、下頜關節等部位承受壓力。在夜間戴上護齒齒套則可保持上下牙齒分離,幫助關節、肌肉放松,起到緩解作用。此外,磨牙會導致下頜關節滑動造成對患者頭部的沖擊,嚴重時會引起下頜關節脫位,關節內部磨損,此時戴假牙,咬指甲、甚至打哈欠、張嘴等動作都會讓患者感到痛苦。此外,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也會導致患者下頜附近肌肉僵硬、下頜關節腫脹、疼痛等癥狀。這種疼痛會從下頜關節擴散到頭部,引發頭痛,又因為下頜關節靠近耳部而導致耳功能障礙,引起耳鳴、暈眩等癥狀。”
英國著名國立醫院蓋伊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顧問Luke Cascarini稱,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并不會直接導致抑郁癥,但在患者身上也有可能出現抑郁癥癥狀,這主要是由于慢性頭痛、頭暈耳鳴以及長期睡眠質量不好導致的。
在Chris Cullen的案例中,Chris最終通過核磁共振檢查而確診,并接受專家建議進行正畸治療并手術,如今,這位飽受疾病折磨的項目經理已經痊愈,重新投入工作。然而,由于臨床治療的醫生們往往想不到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此病常常被誤診,致使患者疾病惡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Chris進行醫治的帕特里克·格羅斯曼(Patrick Grossmann)醫生說道,“目前,業內對這種療法還存在著許多爭論。此外,由于很少有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導致臨床醫生無法意識到關節移位這個問題,從而簡單地將其診斷為牙科問題,給患者使用現成的塑料齒套,或者將其診斷為心里問題等,這都會導致病情惡化。”
目前,專家呼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將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帶入大眾視野,使之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個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