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大多是真菌中的癬菌所引起,主要有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玫瑰色毛癬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以上這些真菌,除了引起不同類型的足癬外,也可侵犯皮膚的其他部位.引起不同部位的癬病。
足部感染了真菌,并不一定都會得足癬。而且,足癬并非純屬真菌病。近年來,美國的皮膚病專家把足癬分為單純性足癬和復雜性足癬。單純性足癬,是指純粹由真菌引起;復雜性足癬,為多種病菌所造成。因為單純性足癬,癥狀較輕,在鱗屑中只能查到真菌,而復雜性足癬,癥狀比較嚴重,在皮損內可培養出多種細菌,如細球菌、皮表短頸菌和假單孢菌屬、變形桿菌屬及其他細菌。由于多種細菌能聯合抑制真菌生長,因此在皮損內卻查不到真菌。專家認為,重型足癬的發生。并不是多種細菌直接入侵,而是真菌打頭陣,先行侵入皮膚后,多種細菌才趨視而人,一旦多種細菌站住腳后,即把真菌“鎮壓”下去取而代之。外觀正常的足部,有時也能查到或培養出真菌。因為感染了數量不多的真菌形不成力量,還不至于造成危害。而且正常的足部皮膚既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害,較厚的角質層還有屏障作用,所以,感染了真菌并不一定會有足癬的表現。
如果遇到人體抵抗力降低,足部皮膚有損傷,存在于皮膚表而的真菌,就會成為致病菌,趁機從破損處侵入,不斷繁殖,并產生毒索,于是就可發病。當然,足癬的發生和發展,除了真菌、細菌之外,也與溫度、濕度、衛生條件、衛生習慣等綜合因素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