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要想預防淋病首先要了解淋病的傳播方式。 一、淋病的傳染方式
1、通過性接觸傳染:主要是通過性交或其他性行為傳染。男性淋病幾乎都是由性交接觸引起的,女性淋病也可由性交直接感染,也可由其他方式感染。
2.非性接觸傳染(間接傳染):此種情況較少,主要是接觸病人含淋病雙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腳布腳盆、衣被,甚至于廁所的馬桶圈等均可傳染,特別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新生兒經過患淋病母親的產道時,眼部也可引起新生兒淋菌性眼炎,妊娠期婦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內感染,包括胎兒感染。
二、根據上述的傳染方式,要早期治療及預防
1.對淋病患者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轉為慢性期。
2.急性期病人不宜過勞、要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嚴禁飲酒和嚴禁吃刺激性食物,嚴禁性生活。
3.家庭中有淋病患者應分居,注意隔離和消毒,如浴巾、浴盆應分開使用,被污染的衣物、用具需要消毒。家中有嬰幼兒的特別注意,特別要保護眼睛。
4.如有淋菌性敗血癥、眼炎、關節炎、腦膜炎,心內膜炎等嚴重患者,需及時住院治療。
5.在治療的同時,患者的配偶應到醫院檢查,并進行治療。
總之,性病是一種典型的社會病,其傳播和流行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從而要自覺地抵制各種不正當的性行為,自我約束,潔身自愛,既不做性病的感染者,也不當性病的傳染源,有了這種良好的社會風尚,就能從根本上防止性病的蔓延。
實用的幾種預防性病的方法
人類對性病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近20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性病患者人數劇增,對人類的危害越來越大。
據統計,世界上每1秒鐘約有4個人感染性病,全世界每年約有2.5億人感染上淋病,有5000萬人感染上梅毒,在傳染病中淋病僅次于流行性感冒而位居第二。再以流行猖厥的艾滋病來說,自1981年6月在美國洛杉磯市的首例發現,到1988年11月短短的7年時間,世界上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艾滋病患者約13萬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在性行為活躍的青壯年中,艾滋病的感染率已超過30%。醫生們預計,這些國家的人口到21世紀末將減少一半以上。在中國性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隨著性病患者的不斷增多,性病的個人防護顯得尤其重要。在性病菌門診中,經常發現許多病人不懂得性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致使有些人在患上性病以后不知病從何來;又因為不懂預防方法而使性病在家庭內傳播,使其配偶、子女難以幸免,有些家庭甚至因此而解體,造成家庭、社會的不穩定,所以,了解性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個人如何預防性清:對于主要通過性接觸而傳播的性病,如病毒性的尖銳濕疣、細菌性的淋病以及非淋病性尿道炎、軟下疳等,首先應避免與患者或可疑帶菌者發生性接觸。應自覺抵制各種婚外性關系和不正當的性行為,做到自尊、自愛,尤其是對于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的艾滋病,做到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些尚未治愈的性病患者,絕對禁止與配偶發生性行為,且不能與家人共用浴缸、浴盆,最好分室分床居住。不要護理兒童尤其是幼女,以避免性病在家庭內傳播,現在市場上有一些外陰清潔劑,這些清潔劑雖然可以殺死一些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但不能誤認為它有保護作用而毫無顧忌的亂搞兩性關系。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正確使用避孕套,對于預防性病也不一定有作用。
另外,預防可經間接感染的性病,如尖銳濕疣、淋病、艾滋病等的措施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使用他人的毛巾、盆、剃刀等;在公共場所如旅館、浴池、游泳池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不吸毒,不輕易使用進口的血液制品。總之,以道德準則規范自己的行為,無論是任何性病都是可以預防的。
2.家庭隔離消毒:家庭成員中有患性病者,應嚴格隔離。分室、分床,盥洗及餐具飲具分開專用;病人的內衣、內褲要單洗,洗前最好先煮沸或用消毒劑(如消洗靈、高敏碘等)消毒,或用飽和鹽水浸泡消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便前也要洗手。注意陰部衛生,可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每晚清洗1次,保持陰部干凈清潔。應提醒密切接觸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尤其是配偶,應到性病防治所檢查、治療,及時發現,防患于未然。要注意保護子女免受其害,尤其需要患者照顧的幼兒,更要隔離,要為子女準備一套專用的清洗外陰部的用具。
隨著性病患者的不斷增多,兒童患性病屢有發生。因此,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杜絕性病蔓延、預防兒童性病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而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知道兒童是怎樣被感染上性病的。感染兒童性病的途徑有三個:一是母嬰傳播,包括子宮內傳播。如梅毒病原體可通過血液侵入胎盤,使孕期胎兒受感染;胎兒通過產道時被感染,患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等。另外,通過與患病母親的密切接觸而感染,如淋菌性外陰炎、尖銳濕疣等。二是家庭內間接傳播。常見父母患有淋病等時,又和幼兒同床、同浴、合用生活用品而感染,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