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東艾滋病患者黃祥,偷渡到泰國20年,不慎染上艾滋病,被泰國軍方遣送回國,回到家鄉受到父老鄉親的排斥,有家不能回,整天在社會上流浪,,日前,在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有關部門的協調下,愛滋病患者黃祥終于有了“一個不曬太陽的家”。但是,剛剛落腳便遭到周圍人的強烈反對,黃祥 的遭遇真切地折射著許多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狀態。
一路被趕,黃祥沒了容身處
前天上午,晨報記者和南京的熱心市民一道,再次前往如東探望黃祥。由于事先并不知道黃祥已經被當地政府安置好,所以記者到了如東后直接去了上次黃祥所住的那家小旅館,旅館的老板見到記者再也沒有上次的熱情。“你們走后第三天我們就知道黃祥的事了,可把我們嚇壞了,當時就把他趕出去了,他的房間我們用消毒水消毒了10次,至今也不敢讓客人住,黃祥把我們害苦了。”老板顯得很氣憤。“那黃祥現在住在哪里啊?我們想幫幫他。”記者向小旅館老板詢問黃祥現在的去向,“聽說住在中黃海大酒店對面的巷子里的一個理發店,你們去那里找找看吧!”旅館老板說完后把門關上。
在中黃海大酒店對面的巷子里,理發店就有10多個,記者連問了7家理發店后才有眉目,理發店老板稱黃祥也被他趕走了,和旅館老板一樣,理發店老板大罵黃祥是個騙子。“我當時見他可憐,我的店里晚上沒有人住,就讓他住一下,沒想到他竟有艾滋病,如果不是一個客人認識他,我說不定就被他害了。”據理發店老板介紹,黃祥后來又找了家小旅館,但聽說剛住兩天又被人知道了,現在,黃祥到底住在哪里?他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黃祥還在如東縣城。
黃祥自己住進縣政府信訪室
昨天一大早,又找了六家小旅館,不見黃祥身影后,記者決定先到縣政府打聽情況。
在縣政府門前的保安室,兩名保安告訴記者,“你們要早來幾天,在我們這里就能看到黃祥,但黃祥在5天前已經被政府安置到海邊的鹽場去了。”據縣政府門前的保安介紹,大約10天前,黃祥背著鍋碗瓢盆,來到縣政府門前,黃祥說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他現在也找不到旅館住了,所以把家當搬到縣政府,在縣政府吃住。由于大門關上,黃祥沒有辦法進去,他索性把帶來的東西放進了縣政府門前的信訪室里,并住了下來,從此,信訪室成了黃祥的家,失去了信訪功能,無法接待來信訪的群眾,黃祥每天在信訪室里洗衣做飯,群眾對此意見紛紛。后來,在政府的協調下,黃祥終于被安置到海邊的一個鹽場附近。
對于兩保安的說法,如東縣政府宣傳部的一位同志予以了證實,據這位同志介紹,艾滋病患者黃祥的事經媒體披露后,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縣委縣政府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協調小組,召開3次由縣里主要領導參加的協調會。經過多次協調,終于在一個星期前為黃祥找到了安身之所。現在,黃祥被安置在離縣城約40里遠的海邊鹽場。最后,這位同志與黃祥所在的鎮——兵房鎮民政辦的楊助理取得聯系,讓楊助理帶記者去探望黃祥。
政府安置遭到村民抵觸
民政辦的楊助理在帶記者去探望黃祥的路上詳細介紹了這次安置黃祥的經過。艾滋病患者黃祥在社會上流浪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后,江蘇省和南通市的有關部門責成如東縣委縣政府盡快解決好黃祥的問題,如東政府的壓力很大。縣里成立協調小組的同時,他們兵房鎮也成立了由鎮長掛帥的工作小組。剛開始,工作小組還是把希望放在黃祥所在的毛竹橋村,因為根據國家規定,艾病人應安置在原籍。他們把工作小組分成兩組,一組負責上門對村民做思想工作,另一組則籌備建筑材料。令工作小組失望的是,毛竹橋村村民對黃祥的仇視態度根本無法改變,全村的居民個個是寧原做牢都不讓政府把黃祥安置回村。與此同時,另一工作小組在籌備建筑材料,把這些材料送進村時,一連三次都被村民趁夜間偷偷扔到河里。
這條途徑不能成功,工作小組隨后決定把黃祥安置到鄰邊的東陵鎮境內的縣水利站的空房內。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工作小組找了一幫泥瓦匠,把房子重新修復。就在工作小組準備把黃祥送過去時,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憤怒的當地群眾又把修好的房子推倒。
兩次的失敗讓工作小組很失望,經過研究,工作小組在找到第三處安置地點,離縣城約40里的海邊鹽場——兵房鎮以前的查報站。這一次,工作小組于當天夜里10點把黃祥偷偷地送到查報站,并為黃祥購置了床,煤氣灶,鍋碗瓢盆及生活用品。但第二天還是被群眾知道了,附近群眾也當時就到鎮政府上訪,要求政府把黃祥重新安置。
“不把黃祥趕走絕不罷休”
經過約40分鐘的顛簸,海防公路的兩側出現了大片鹽場。“到了,那個鹽場邊上的小房子就是黃祥的住處。”順著楊助理的手指方向,一間矮矮的紅房子進入了記者的視線。當到離黃祥的住處還有20米遠時,為防止引起群眾誤會,記者將車子停下,讓楊助理在路邊等我們。
不過,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周圍居民氣沖沖的圍了上來。但他們在離黃祥還有10米就再也不敢上前了。群眾對政府把艾滋病患者黃祥安置在鹽場顯得十分不滿,“這不是在害我們嗎?我們這里蚊子多,如果我們被蚊子叮咬傳染上了艾滋病,我們找誰啊!政府這樣做,是對我們健康人的不負責!”據附近鹽場的一位老板說,政府把一個艾滋病人安置在他們這里,應該向群眾告之,不該偷偷摸摸的。在黃祥住在鹽場幾天里,好多鹽場的工人害怕傳染上艾滋病都嚇得不敢來上班了,這對鹽場損失很大。況且,黃祥的吃喝拉撒全在小屋周圍,是否會傳染他們不知道。
周圍的居民已經三次到政府去上訪,要求政府重新安置黃祥。但政府到現在也沒有給他們答復,黃祥仍住在這里。“我們這里又不是黃祥的戶口所在地,政府這樣做是違反規定的,如果政府不把黃祥搬走,我們就一直上訪。”周圍的居民有著他們的想法。
南京熱心人真心幫黃祥
自從晨報6月4日刊登黃祥的事情后,一些關心艾滋病人的熱心讀者紛紛打來電話,表示了對艾滋病患者黃祥的關愛。
中國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理事長陳祥友教授在看了晨報的報道后,親自找到記者,說要為黃祥提供免費治療艾滋病的藥物。據陳祥友教授介紹,他們中國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是專門研制用微量元素治療疑難雜癥的,去年曾和南京傳染病醫院合作,治療過四例艾滋病患者。陳祥友教授告訴記者,如果黃祥愿意,他們將為黃祥免費提供這些藥品。
而南京圖強工貿有限公司的董邦祥總經理,則在前天陪同記者專程到如東,為艾滋病患者黃祥帶上價值3000元的“清潤青”牌蜂膠產品。在臨走時,當黃祥從董邦祥總經理手中接過價值3000元的“清潤青”牌蜂膠產品時,這個一向很堅強的艾滋病患者激動得流下了熱淚,并不停地鞠躬向熱心人表示感謝。
黃祥心聲:我只想守住我的家
時隔數日,記者再次見到黃祥。
房子沒有鎖,黃祥此時正在屋里休息,聽到記者的敲門聲,黃祥興奮地喊了起來,“是記者吧!你們終于來了,我現在有家了,可要好好感謝你們啊!”黃祥穿得很精神,在開門后,黃祥把記者領進了小屋。這間房子有大約10平方米。里面放著一張床,地上有政府送來的三桶純凈水和蔬菜,嶄新的煤氣灶,鍋碗瓢盆及生活用品擺放的整整齊齊,儼然是一個新家。
在與記者的交談中,黃祥對政府的安排很滿意。據黃祥介紹,由于他的特征很明顯,不多久,幾乎全縣的老百姓都認識他,他在先后四次被旅館的老板趕出來后,再也找不到住的地方。無奈之下,他才把東西搬到縣政府的信訪室,在那里住下來。政府對他很好,為他辦理了低保手續并給他一些生活費。在信訪室住了一個星期后,兵房鎮楊鎮長和楊助理在一天晚上9點時,開了輛車子來到信訪室,說為他找到住的地方了,是在海邊。于是,他就和他們來到了現在的住處。“這里很好,空氣好清新,對我的身體有好處,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這里沒有水,沒有電,每天都是民政辦的楊助理半夜三更送東西來,我真的很感動,楊助理對我太好了!”
據黃祥介紹,鹽場附近的老百姓對他很害怕,總覺得他住在鹽場會把病傳染給他們,他們讓他搬家,稱如果他同意走,他們給他錢,否則遲早會把他的房子推倒。這讓黃祥很為難,“我能理解他們的心,畢竟艾滋病是個不治之癥,誰不害怕啊!但我總得有住的地方吧,政府好不容易幫我安置在這里,我想我慢慢和他們相處,用不了多久,他們會接受我的。但現在,我要看守好我的家。”為了防止這個來之不易的家被老百姓推倒,黃祥是一時都不敢外出。“我住在里面,他們不敢來的,畢竟他們怕我把艾滋病傳染給他們。”黃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