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天堂_亚洲精品国产日韩_亚洲女人性视频_99成人在线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男科 >> 性病 >> 艾滋病 >> 傳播途徑 >> 正文

夏天蚊子會傳播艾滋病嗎?


日期: 2012 - 07 - 27   作者:   來源: 中國導醫網   責編: kn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關于判斷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當時國家疾病控制中心(CDC)的科學調查已經確鑿地證明蚊子與艾滋病傳染基本沒關系。雖然如此,媒體已經讓許多人覺得蚊子會傳染艾滋病。

  支持蚊蟲類吸血昆蟲會傳染艾滋病毒的三大理論機制:

  1.  蚊子叮過艾滋病毒攜帶者之后就有可能開始一個傳染過程。這些被吸收的病毒要在蚊子體內存活,分裂并到達蚊子的唾液腺,才可以被繼續傳染下去。被感染的蚊子通過唾液腺把艾滋病毒傳染給下一個被叮咬的人。這個理論被應用于絕大多數的蚊蟲類寄生蟲傳染病,包括瘧疾、黃熱、登革熱和腦膜炎。

  2. 蚊子傳染艾滋病毒也有可能是這樣的:在蚊子剛從艾滋病毒攜帶者身上吸血并被中斷時,蚊子可能會選擇另選一人繼續吸食血液。殘存在蚊子口器里的病原體微粒會在刺破下一個人皮膚的時候傳染下去。這個理論不常用于蚊蟲類傳染病,但是馬傳染性貧血病就是因為咬食蒼蠅而這樣傳染的。

  3. 第三條理論,同樣是蚊子在吸食艾滋病毒攜帶者血液時被中斷,蚊子轉而尋找一個健康的人,但是蚊子在叮咬之前就被拍扁了。理論上,任何蚊蟲類病毒都會向寄主提供大量的病毒并以此循環傳染下去。

  大量關于吸血昆蟲的調查研究明確顯示,蚊子不能傳染艾滋病毒。但是新聞對此報道模棱兩可,媒體的解釋也含糊不清,所以大眾仍然不能相信蚊子會與這種血液傳染病毒無關,艾滋病不會通過共用注射器而傳染。

  下面的研究結果表明蚊子不能傳染艾滋病毒:

  1. 艾滋病毒在蚊子體內被消化了

  病原體在蚊子攜帶過程中必須保持活性才能在寄主之間傳染。如果蚊子消化了病原體,病毒就不會傳染給下一位寄主。通常蚊蟲類傳染病毒都會有許多避免被分解的方法。有些病毒對蚊子的消化酶具有免疫力。大多數病毒都會迅速穿出蚊子的胃以免被強大的消化酶分解。瘧疾病原體可以在蚊子胃部存活9到12天,并在此過程中完成必要的轉變。腦炎病原體在蚊子內部有10到25天的潛伏期,在此期間大量分裂繁殖。研究證明,艾滋病病毒與血液一起在蚊子體內被消化了。所以蚊子吸食了艾滋病毒感染的血液之后的一兩天之內就把病原體全部消化了,不會有再感染的可能性。既然病毒已經不能繁殖從而進入蚊子的消化腺,所以艾滋病毒并不能從一個寄主傳染下去,那么大多數蚊蟲類寄生蟲通過這種方式傳染的理論就不能證明蚊子能夠傳染艾滋病毒了。

  2. 蚊子每次吸血所含艾滋病毒不足以傳染

  病原體在血液里含量足夠高才能使病毒在不同的寄主之間傳播,亦即足夠多的病原體才能使感染進行下去。不同傳染病所需的最低病原體數不盡相同。艾滋病毒在血液里的含量低于已知的所有蚊蟲類傳染病的水平。血液中含有10個單位病毒的被感染者很少見,70%到80%的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微乎其微。

  數據表明,蚊子在吸取了1000個單位的艾滋病毒后,能向下一位寄主傳染一個單位的病毒的概率是一千萬分之一。顯而易見,一個未被感染者需要被吸食過感染者血液的蚊子叮上一千萬次才能感染一個單位的艾滋病毒,一只喝足了艾滋病毒陽性病原體的蚊子仍然不足以傳染艾滋病。簡而言之,通過這種方式傳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3. 蚊子不是飛行的注射器

  人們通常認為蚊子就是小型的飛行注射器,那么如果注射器可以傳染艾滋病毒,蚊子應該也可以。事實上艾滋病毒感染者并沒有攜帶足夠多的病原體,即使艾滋病患者攜帶了足夠高含量的病原體,蚊子也不能像注射器一樣傳染艾滋病。很多人知道蚊子會在叮咬前反芻,卻很少有人知道蚊子的食道和唾道是分開的。蚊子的進食器官結構錯綜復雜,與注射器的簡單構造大相徑庭。蚊子分泌唾液和吸食血液是兩條不同的通道。與注射器結構的不同之處在于,蚊子的血管通常是單向通道。所以,蚊子吸食過程與注射器注射過程截然不同。總之,蚊子并不是飛行的注射器,叮咬之前分泌的唾液并不是上一頓血液大餐的殘羹冷炙。

  綜上所述,以上三條理論都不能證明蚊子能夠傳染艾滋病


 ·  艾滋病常識知多少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