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檢遭遇冷落。昨天,在沈陽市婦嬰醫院的新生兒病房內,一個“梅毒寶寶”頗惹人憐惜。據醫生介紹,因為病癥所致,孩子出生后媽媽就沒有喂過奶。
記者看到,保溫箱內的“梅毒寶寶”白白胖胖,只是腦袋的形狀有些不規則。“這是梅毒引起的腦側脹水。”護士說,“母嬰傳染的梅毒嬰兒,輕則影響生長發育,重則夭折。”
驚心數字每小時降生1.7個缺陷兒
根據省衛生廳2004年對23種主要先天畸形的出生缺陷監測,平均1萬個新生兒就有94.8個有出生缺陷。如果按全省每年出生人口在25萬左右計算,約有2300個先天畸形兒出生。這無疑是個驚人的數字。
面對這樣的數字,一位醫療界人士認為:“再加上數月、數年后發現的缺陷兒,每年先天殘疾兒童總數約在1.5萬人。”我們把數據分拆一下,遼寧省每天約出生685個嬰兒,其中有41個是先天缺陷兒,平均每小時有1.7個缺陷兒出生。
可靠數字80%出生缺陷可以發現
據沈陽市婦嬰醫院婦科主任馮曉靜介紹,女方的慢性疾病、胃炎、慢性貧血等在懷孕后都可能加重病情,不僅容易造成流產和分娩危險,孩子也可能出現先天缺陷:艾滋病、梅毒等傳染病通過母嬰傳染,讓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承受病痛的折磨。
“昨天剛建議一位東陵的產婦終止妊娠。她已經懷孕25周,血常規查出了梅毒。”馮曉靜醫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聽到這個,夫妻倆都受到很大的打擊。其實,80%的出生缺陷可以在產前發現。” 無奈數字孕檢夫婦每天只有3%
“婚檢是兩個人的事,自己愿意就成了。孕檢是三個人的事,要生就生個優質寶寶。”和平區某中學教師沈女士自己到了沈陽市婦嬰醫院,她是昨天最后一位孕檢咨詢者。
沈女士說:“2004年5月結婚時,覺得雙方很健康,沒必要婚檢,就雙雙逃了。現在想要個孩子,書上說孕前3個月做檢查就能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懷孕。為了要個優質的寶寶就過來了。”
馮曉靜粗略地計算了一下:“每天100多個門診量,只有兩三個是孕檢的。沈陽市想要孩子的夫妻中,只有0.5%知道或想要孕檢。而做孕檢的夫妻全是知識分子階層。”1717醫生提醒婚檢結果不能當孕檢用
沈陽市婦嬰醫院婦科主任馮曉靜說:“孕檢的項目和婚檢差不多,都有血常規、 B超、病毒檢查,但婚檢結果不能當孕檢用。”
據介紹,婚檢主要檢查男女雙方有沒有影響結婚的疾病。結婚前如果一方有傳染病,結婚后就可能傳染給對方。“婚檢的結果可以做參考。但有的夫婦結婚好幾年才想要孩子,那么離婚檢的時間就太長了。”
據了解,目前遼寧省正準備啟動防止、減少、治療出生缺陷的干預三級體系。仔細衡量400元費用貴不貴
血尿常規50元、四項病毒檢查120元、B超100元,加上婦科檢查,大概需要300元,男方肝功能檢查80元,整套流程約400元。
記者采訪過程中,陳女士來進行常規檢查,“孩子是意外有的,就因為沒孕檢怕孩子出什么問題,這5個月檢查費多花了2000多元。”而據醫生介紹,“梅毒寶寶”的保溫箱護理、護士監控,每天就要500多元,再加上藥品,所花的錢就更多了。”記者留言孩子出生之前,有什么缺陷醫生能檢查出來,這是防患于未然;一旦帶有病患的孩子降生,也只能用大筆的金錢去彌補。
這就體現了婚檢的重要性。
除去社會各界的宣傳,這也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做的,更是避免給今后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婚檢是兩個人的事,孕檢是三個人的事。按照正常的思維去理解,三個人的事當然要比兩個人的事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