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膜性腎病中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的預后意義.
|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來源:
放心醫苑
責編:
閱讀次數:
|
特發性膜性腎病(IMGN)進展到腎功能不全依賴于多種臨床和實驗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在大多數治療試驗中均已考慮在內,包括烷化劑和環孢霉素。但是,尚未有研究認真關注過形態學因素對預后的影響以及對這些治療患者進行分層處理的重要性。
法國巴黎Henri Mondor醫院腎臟科的Dumoulin A及其同事對1976年至2001年間5個腎臟中心的膜性腎病(MGN)患者的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如有繼發性因素則排除在外,尤其是隱匿的腫瘤。符合條件的病例根據臨床情況、尿蛋白量、血壓和標準的腎臟病理學特征,包括MGN分期、血管損傷和間質纖維化程度,進行半定量分析。應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計算腎臟存活曲線。這些患者的平均隨訪時間為68個月。
科研人員開始應用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最有意義的預測因素是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型腎小球損傷(P<0.001),因此他們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42例患者僅有MGN(組Ⅰ);30例患者在MGN基礎上伴有FSGS(組Ⅱ)。
他們發現組Ⅱ患者高血壓常見,普遍腎臟損害較嚴重,膜性損傷的平均分級較高、廢用的腎小球較多、系膜增生程度較高,間質纖維化和血管損害的程度較嚴重。組Ⅱ的腎臟存活顯著偏低(log-rank檢驗,P<0.001)。在組Ⅱ中只有一例緩解,而組Ⅰ中38%的患者緩解(P=0.002)。
他們匯集了以往的另外3項研究,總共282例患者(156例單純MGN患者,126例MGN合并FSGS)。緩解率分別為32%和12.7%(P<0.001)。在這4項研究中有3項發現高血壓是預后的預測因素。
Dumoulin等總結道,IMGN常合并FSGS,在腎病綜合征和腎功能不全方面預示著預后不良。因此,他們認為,將來IMGN的治療試驗應包括根據治療前是否存在FSGS進行病例分層。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