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調節腎功能?腎病專家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學會自我調理 。按照國際標準,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一般1~4期以保守治療為主,第5期即最后一期需要透析或行腎臟移植手術治療。慢性腎臟病3~4期作為透析之前的最后關口,采取各種措施提高保守治療的效果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比較公認的觀點是,這個階段的治療不僅需要藥物治療,還要依靠患者本身的生活調理和飲食調養等。那么,3~4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春天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中醫養生講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春季屬木,主升發,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季節,養生也要適應這個季節的特點。
調暢情志 中醫的肝與春季相通,與心理和情緒密切相關。因此,要盡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使肝氣舒暢,氣血通調,脾胃功能才不會被肝氣所抑制,從而避免出現胃腸道不適等癥狀。
衣著寬松 春季氣溫升高,人體四肢、皮膚血管擴張,血液集中到這些部位,腦部供血相對減少,容易出現春困。因此,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讓精神和身體不犯困,保持良好的抵抗力,避免感冒等疾病。衣著方面也要與大自然“升發”的特性相適應,寬松不拘束,有利于放開心性。
多甘飲食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春天陽氣漸旺,人體要與大自然相適應,多補充溫陽之品,使體內陽氣充實,抵抗力增強。蔥、蒜、韭菜等都是養陽的佳品,羊肉、牛肉等溫性的肉類也可以食用;而生冷的食品,如冰淇淋、冷飲等會使寒濕聚于體內,應盡量不吃。口味方面要多吃甘味食品,此處的甘不是指甜食,而是指大棗、山藥、薏米等具有健運脾胃的食物。慢性腎臟病患者腸胃功能往往較差,在這個季節更要適當多吃甘味食物,避免脾胃功能被肝氣抑制而出現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