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這種疾病又名白念菌病,這種病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也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兒童得了鵝口瘡很容易看出來,在患者的口腔黏膜表面可以看到一些白色斑膜,一般都是嬰幼兒營養(yǎng)不良或身體虛弱的時候容易得鵝口瘡。得了鵝口瘡,孩子的父母一般都很著急,因為小孩子要打預防針,很多父母都糾結(jié)得了鵝口瘡能否打預防針,還有平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經(jīng)驗。
正常情況下來說,鵝口瘡是局部的真菌感染,只要孩子沒有發(fā)燒,就不影響打預防針。所以寶寶患鵝口瘡的時候可以打預防針的,但建議暫時不要應(yīng)用治療藥物。這個主要看孩子的病情如何了。一般來說,醫(yī)生都會建議先把鵝口瘡治療好了以后再打預防針,因為預防針是可以推遲的。而且打預防針本身就會引起寶寶身體的一些不適應(yīng),所以,在健康的情況下打預防針是比較穩(wěn)妥的方法。
鵝口瘡是什么原因得的呢?主要有幾種原因,最常見的就是孩子的奶瓶、奶嘴沒有注意消毒,還有母乳喂養(yǎng)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另外孩子平時接觸了有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特別是小孩子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的時候,小孩子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很容易把病菌也帶到嘴里,所以就得了鵝口瘡。鵝口瘡是會傳染的,如果幼兒園里小朋友有鵝口瘡,很可能就會傳染給別的孩子,造成交叉感染。。
因為是真菌感染,所以治療鵝口瘡的治療主要是用堿性溶液,比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涂擦冰硼油等。另外要加強營養(yǎng),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我就見過一個小孩子得了鵝口瘡吃藥什么的不見好,最后吃小施爾康治好的,這個藥就是補充維生素的
鵝口瘡的預防工作非常重要,比如幼兒吃飯的餐具在清洗過后用蒸汽再蒸10~15分鐘;哺乳期的母親在喂奶前應(yīng)用溫水清洗乳暈和乳頭,而且應(yīng)經(jīng)常洗澡、換內(nèi)衣、剪指甲,最好在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孩子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洗漱用具也要和家長的分開,并定期消毒。另外,小孩子要經(jīng)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提高身體的抵抗力。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幼兒園里,不要和其他的孩子混用生活用品。一旦發(fā)現(xiàn)有別的孩子得了鵝口瘡或其他疾病,一定要遠離,甚至隔離開來,避免傳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