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因為壓力過大或是感情問題而患上躁狂癥,輕者情緒比較激動,重者會有自殺的傾向,那么該如何治療此類疾病呢?今天來給大家說說。 工具/原料患上躁郁癥的朋友想要積極治療的朋友方法/步驟情緒比較高昂激動的征兆當你察覺到病人突然顯得過分興奮,精力充沛,好爭論,易與人起沖突,過分慷慨、熱心,這就是情緒高昂的開始。 癥狀發生時家人如何協助他此時病人會變得敏感,容易受周遭環境的影響,斤斤計較,愛批評、易怒又固執,甚至會出現不合理的要求及行為,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是癥狀,對于可行的要求,可以同意,不合理的部份要用接受的態度,誠懇的傾聽,但不立即給予答復,來暫緩他不合理的要求。假如他激動得無法接受勸解及轉移時,可以肯定、堅決但不責備的態度告訴他:「我們很關心你,但這是不可以的。」如此可達到限制的目的,也使病人感受到安全與信任。 家人該注意些什么?因為活動量過大,注意力不集中,而易疏忽照顧本身的安全、起居,所以需要:*布置一個簡單、安全的環境。將剪刀、煙灰缸收起來,防止作為功擊的武器。 *協助注意營養的攝取。因為耗費大量體力,須少量多餐以補充所須的營養。 *注意個人衛生的處理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忽略漱洗、沐浴及衣服的更換,須定期提醒。 情緒過分低落時,有什么征兆? 病人呈現出憂郁情緒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沉溺于不說一句話,不做任何事,活動減少而緩慢,食欲不振,睡眠型態是易驚醒或早醒時,就該注意了。 家人該注意些什么? *用簡單、直接、重復的語句來接近病人,以了解、尊重的態度來鼓勵他。 *注意營養的攝取少量多餐,在旁陪伴。食物的準備,要易咀嚼消化且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品。 如何來預防自殺行為? *60--80%自殺病人,都曾直接或間接提過想死的事,因此,要注意自殺的警訊,不要認為宣稱自殺的人絕不會自殺。 *密切觀察病人言行,發現有自殺前兆,隨時陪伴病人 *自殺前兆包括病人的情緒與行為突然改變,如嚴重憂郁病人轉變成開朗或活躍;或怨恨、攻擊轉變成退縮或拒食;或言語中有想死的暗示。 *發現自殺前兆時,應給予充份的關心與支持,鼓勵病人說出心中的仇視、憤怒與哀傷。 *安排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除去周圍環境中的危險物品,須特別注意的時間是清晨與深夜。 *耐心傾聽病人痛苦的心聲,讓他感覺到有人在關心他與了解他,愿意幫助他。 *不要否定或譏笑病人所說的,也不要與他爭論。 *發現自殺前兆,最好能協助、鼓勵病人就醫。 *情緒改善后,至少三個月內仍有再度自殺的可能性,仍須注意即預防。 END 注意事項要多注意一下患者的動向祝大家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