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許多人都會問到得了強迫癥能治好嗎?專家指出,要想治好疾病,必須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詳細的查看,針對病因對癥醫治才行。同時積極的做好疾病的預防和護理工作。下面就針對強迫癥的醫治問題為我們做出介紹。
得了強迫癥能治好嗎?許多患者醫治了半天疾病卻沒有治好,這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患者存在許多醫治的誤區,具體如下:
一、患者頻繁更換醫師
患者求治之心非常迫切,常出現一個患者同時到多家醫院問診的狀況。另外可能因為與主治醫師之間存在疑問、分歧與對立,因此頻繁更換主治大夫。
專家提示:強迫癥患者的個體差異懸殊,每位心理醫師在接診后,都會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況、病史和癥狀擬定針對性的醫治計劃,如果頻繁更換接診醫師,醫師搞不清病況細節,反而會耽擱醫治。
二、強迫癥患者不堅持醫治
出于經濟、時間等各方面因素考慮,一部分強迫癥患者在病況安穩后,醫治松懈了,也不堅持復診了。實際上,這種狀況很有可能導致病況的反復。病況復發后,不只醫治難度增加,也給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三、患者長時間依賴藥物
一部分患者以為只需堅持服藥就能消除疾病癥狀,這是存在偏差的。強迫癥是一種精神障礙疾病,患者一般存在心思障礙,同時在藥物控制的同時,也需要通過心理干涉和儀器醫治來穩定患者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