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07
-
01
-
30
作者:
來源:
責編:
閱讀次數:
|
通過大量的研究觀察發現發病主要同以下因素有關: 首先是在一個家族中常有2個以上的成員發生強直性脊柱炎。家系調查發現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第—代親屬中,發生強直性脊柱炎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高出20~40倍。孿生子女的調查中發現:單卵孿生中,另—個患病的可能性超過50%。其次,近來的研究認為該病的發生可能與感染有天;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大便培養肺炎克雷白桿菌陽性率達79%,而在正常人群中為30%,說明患者肺炎克雷白桿菌感染的頻率明顯高于正常人。另外還發現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抗肺炎克雷白桿菌抗體水平明顯升高,陽性率為43.3%,而正常人陽性率僅4.4%。柳氮磺胺吡啶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收到較好的療效,也進一步支持腸道感染與強直性脊柱炎有一定關系。 此外,還發現免疫、環境等因素也可導致發病。因此有強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應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如避免腸道、泌尿系感染,一旦出現此類情況要及時治療。 (1)基因因素:本病發病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強直性脊柱炎的HLAB27 陽性率高達90%~96%,家族遺傳陽性率達23.7%。類風濕者其家族的發病率為正常人的2~1 0倍,而強直性脊柱炎家族的發病率為正常人的30倍。 (2)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盆腔感染經淋巴途徑播散到骶髂關節再到脊柱,還可擴散到大循環而產生全身癥狀及周圍關節、肌腱和眼色素膜的病變。 (3)內分泌失調或代謝障礙:由于類風濕多見于女性,而強直性脊柱炎多見于男性,故被認為內分泌失調與本病有關。但利用激素治療類風濕并未取得明顯效果,激素失調與本癥的關系也沒有肯定。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的病人患類風濕或強直性脊柱炎的比率無明顯增加或減少。 (4)其他因素:年齡、體質、營養不良、氣候、水土、潮濕和寒冷。其它包括外傷、甲狀旁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化膿感染等,可能與本病有一定關系,但證據不足。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