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可防,但是風濕病或關節炎似乎防不勝防,好像高唱著“總有一天等到你”。
新加坡的成人當中,每25人就有一人患關節炎,女性比男性的比例高,年輕患者也逐年增多。根據衛生部2005年對基本醫藥護理的調查,肌肉和骨骼疼痛是第四多人求醫的疾病種類。
不過,在眾多關節炎當中,新加坡最多人患的是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和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病情較嚴重的關節炎。
老年人最常患骨關節炎,病因是長期使用關節,導致關節軟骨老化或磨損所造成,從手指的小關節,到膝蓋、髖部的大關節,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年輕病人增加
伊麗莎白醫藥中心矯形外科醫生周德福說,60歲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患有骨性關節炎,而且病人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
人在中年后,肌肉的功能逐漸減退,加上外周神經功能減退,反射減弱,神經傳導時間延長,導致神經和肌肉運動不協調,容易引起關節損傷。同時,骨和關節軟骨隨著年齡增長,骨的無機物含量增多,骨的彈性和韌性較差。此外,隨著年齡增長,供應關節的血流減少,軟骨因營養供給減少而變薄,軟骨基質減少而發生纖維化,軟骨容易損傷。除了年紀老的因素,幼年腳傷,運動過量等等,都易患上骨性關節炎。
關節過度壓力
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的人容易得骨性關節炎。某些職業勞動、劇烈運動、損傷,可使關節形成過度的壓力,它可促使軟骨細胞發生退行性變化,而退變的細胞又使基質合成減少,更加劇軟骨細胞的破壞,形成不良循環。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即使看來是很輕微的損傷,如失足踏空等就可成為骨性關節炎的致病因素。
關節健康護理
葡萄糖胺是人體自然制造的氨基糖分,對滋養和保護軟骨起重要作用,也能幫助保持關節的健康。
當人的身體逐漸老化時,身體產生葡萄糖胺的能力就會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的軟骨就會逐漸磨損而變得粗糙,也容易酸痛,這時人體就需要特殊的補充營養保健品,來滋養和維護關節及軟骨的健康。
葡萄糖胺是醫生常用的抗骨關節炎藥物,最近10年,這已經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一種營養保健補助品。其他藥物包括葡萄糖胺硫酸鹽(glucosamine sulphate)、植物葡萄糖胺(Vegesamine)等等。
注意衣食住行
風濕病患者在衣食住行方面應注意些什么?
風濕病患者多因關節、肌肉等部位疼痛,或已出現關節活動功能受限等情況,選擇衣物時應以舒適、輕巧和容易穿脫為宜。
飲食方面除有些疾病要禁食某些食物外,吃什么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營養應全面均衡,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能缺少。
風濕病患者腰背部有病變時,應睡較硬質的床褥,少從事體力活動,雙下肢有病變時,不應長時間步行,活動應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