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天堂_亚洲精品国产日韩_亚洲女人性视频_99成人在线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風濕免疫 >> >> 正文

秋季治干燥綜合癥妙方


日期: 2006 - 06 - 21   作者:   來源: 平安醫院   責編: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m.shejid.com

           菊花羅漢果飲 

 

        材料 白菊花9克,羅漢果1枚。 

       用法 將以上二味放茶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 

       功效 清熱潤肺明目。 

       主治 干燥綜合征風熱肺燥,口干咽燥,兩目干澀,口渴,尿黃便結。 

      枇杷膏 

      材料 枇杷葉60克,川貝10克,麥芽糖60克,蜂蜜15克。 

      用法 將枇杷葉放入沙鍋內,加清水煎兩次,去渣濃縮后,加川貝末、麥芽糖、蜂蜜收膏。每次取適量用開水沖服,每日2~3次。 

     功效 清肺化痰,潤燥止咳。 

     主治 干燥綜合征陰虛肺燥,咽干口燥,干咳痰少,目澀而干,小便黃赤,大便干燥等。 

     參竹肺 

     材料 沙參、玉竹各30克,豬肺1副。 

     用法 將豬肺用清水洗凈,切塊,放入沸水內氽出血水,將肺撈出,與沙參、玉竹同放沙鍋內,加清水2500毫升,并放入蔥、姜等,用武火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一個半小時左右,至肺爛熟即成。每次適量食用,加食鹽少許,每日兩次,連服數日。 

      功效 養陰潤燥。 

      主治 干燥綜合征陰虛肺燥,口鼻咽干,口渴失眠,兩目干澀,手足心熱,尿少便干等。 

   沙參心肺湯 

      材料 沙參15克,玉竹15克,豬心100克,豬肺100克。 

      用法 將沙參、玉竹用紗布包好,與洗凈的豬心、肺及蔥段同置沙鍋內加水,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燉約兩個小時,視心肺熟透,稍加鹽及調料即可。每次適量食用,可連用數日。 

     功效 滋陰潤燥。 

     主治 干燥綜合征氣陰兩虛,口干咽燥,眼目干澀,大便干燥,干咳少痰,氣短乏力等。 

     蓮心茶 

     材料 麥冬12克,蓮心3克,綠茶3克。 

     用法 將以上三味用沸水沖泡飲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 

     功效 養陰清火。 

     主治 干燥綜合征陰虛內熱,口鼻咽干,目澀,視物昏花,尿少便結等。 

     首烏參豆湯 

     材料 首烏10克,黑豆50克,北沙參30克。 

     用法 黑豆浸泡一夜后,先煮一個小時,再加入北沙參、首烏,共煮半小時后取汁即可飲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 

     功效 滋補肝腎,益氣潤膚。 

     主治 干燥綜合征氣陰兩虛,口鼻咽喉干燥,氣短乏力,眼目干澀,大便干燥。 

     參芪鴿蛋湯 

     材料 北沙參30克,黃芪15克,鴿蛋10個。 

     用法 鴿蛋煮熟去殼備用。北沙參、黃芪加水煮半個小時,以此湯煮鴿蛋,加調料后適量食用。 

     功效 益氣養陰。 

     主治 干燥綜合征氣陰兩虛,氣短乏力,口、咽、鼻、眼干燥,虛煩不寐,尿少便干等。 

  桑椹紅花飲 

     材料 桑椹子20克,紅花10克。 

     用法 以上二味共煎取汁飲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飲用。 

     功效 養血活血。 

     主治 干燥綜合征陰虛血淤,口鼻干燥,面色青暗,頭暈目眩,大便干燥等。周舟 

     相關鏈接:何謂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于中年女性,以口干咽燥、目澀少淚為主要癥狀。 

      本病屬中醫學“燥證”范疇,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風熱肺燥、陰虛內熱、氣陰兩虛、陰虛血淤等證型。1.風熱肺燥型,癥見兩目干澀而癢,口干欲飲,咽干咽痛,頭痛,毛發干枯,甚至脫落,舌質偏紅,苔薄白。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潤燥。2.陰虛內熱型,癥見口干欲飲,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目澀畏光,吞咽困難,潮熱盜汗,心煩少寐,大便干結,皮膚皸裂枯皺,舌紅絳。治宜滋陰清熱。3.氣陰兩虛型,癥見面色蒼白,口干咽燥,目澀無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熱,舌質紅胖,邊有齒印。治宜益氣養陰潤燥。4.陰虛血淤型,癥見口干咽燥,頭暈目眩,兩目干澀,目赤畏光,面色紫暗,兩頰涎腺腫大,舌紫少津。治宜養陰活血。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