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hejid.com 最新一期《耳鼻喉科及頭頸外科文獻》報道,臍帶血中抗肺炎球菌血清型19F抗體水平較低的嬰兒,其1歲前中耳炎的發病率大于抗體水平較高者。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Kathleen A. Daly博士及其同事指出,最新研究表明,嬰兒接受Prevnar免疫并不能產生足夠水平的抗19F抗體,而19F是對照組中耳炎發病時最常檢出的類型。因此,由19F引起的中耳炎復發仍然將是嬰兒所面臨的問題之一。
Daly博士稱,目前一項關于妊娠期第三階段接受肺炎球菌疫苗免疫的婦女所生的孩子與接受安慰劑的對照組婦女所生孩子是否有相同水平的抗Prevnar抗體的I-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為了研究孕婦接受免疫是否能提高其嬰兒出生時體內的抗體水平,從而預防頭6個月內中耳炎的發病。研究人員檢測了一部分嬰兒臍帶血中抗肺炎球菌莢膜多糖IgG的水平,同時也統計了他們1歲前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的發病率,從而對抗體水平與中耳炎發病率的關系進行研究。在這項前瞻性的研究中,研究者共對415例嬰兒從出生到24個月大進行了追蹤研究。
研究人員在采集臍帶血標本后,對這些嬰兒中耳炎的發病情況進行了隨訪。其中主要的預后指標包括由醫生所診斷的中耳炎(包括滲出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發病病例數以及1歲前急性中耳炎的病例數。
單變量分析研究表明,對于0-12個月的嬰兒,如果其臍帶血中抗血清型3和19F型抗體水平較低,則急性中耳炎的發病就高于抗體水平較高者。另外,抗19F和23F抗體水平低的嬰兒在1歲前中耳炎的發病較多。進一步的泊松回歸分析(Poisson regression)顯示抗19F抗體和中耳炎的發病具有顯著相關性,其相對危險度為1.23。
因此,Daly醫生認為,母親的免疫力對提高新生兒抗肺炎球菌多糖抗體水平有益,可推遲和減少中耳炎的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