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份發黃的癥狀。自身免疫性肝炎出現的黃疸,大多屬中醫“黃疸”中的“陰黃”范疇。
中醫認為系感受濕熱之邪熏蒸肝膽,蘊郁脾胃,迫使膽汁疏泄失常,外溢肌膚所致。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且發病急、病程短,臨床表現為脅痛、日苦、嘔惡、厭油、納差、痞滿、尿黃、身目僅黃、色鮮明、全身乏力等濕熱癥狀。治療此癥狀也應按照三型辯治療效顯著。
寒濕阻遏脾胃肝膽
癥見身目俱黃,黃色晦暗不澤或如煙熏,右脅疼痛,痞滿食少,神疲畏寒。腹脹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治宜溫中散寒化濕,健脾利膽退黃。方用茵陳術附湯和理中丸加減,藥用茵陳、附子、干姜、白術、甘草、柴胡、丹參、澤蘭、郁金、黃芪等。
脾虛不運濕郁肝膽
癥見黃疸久郁,身目俱黃,黃色較淡而不鮮明,脅肋隱痛,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心悸氣短,食少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脈濡細。治宜健脾益氣助運,祛濕利膽退黃。方用六君子湯和茵陳四苓湯化裁,藥用人參、茯苓、白術、甘草、陳皮、半夏、茵陳、柴胡、當歸、豬苓等。
脾虛氣弱血不得生
癥見面目及肌膚發黃,黃色較淡,面色不華,面白唇淡,心悸氣短,倦怠乏力,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健脾補氣養血,活血利膽退黃。方用小建中湯和當歸補血湯化裁,藥用桂枝、生姜、大棗、白芍、甘草、飴糖、茯苓、澤瀉、黃芪、黨參、白術、當歸、茵陳、澤蘭等。
如果您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咨詢,或是要預約掛號,請您撥打下面的全國免費健康服務熱線4006--999120,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