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吃什么好?細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結腸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病變,有全身中毒癥狀, 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膿血便等臨床表現。
痢疾食療方法
1、組成:獨頭大蒜、黃連各等份。用法:共為細未,米糊為丸。每服3~6克,1日3次。
2、組成:酸石榴皮30克、紅糖50克。用法:先煎石榴皮取汁,調入紅糖溫服,每天1~2次,連服數天。
3、組成:紫皮大蒜50克、糖漿適量。用法:大蒜去皮搗如泥狀,浸入100毫升溫水中2小時,紗布過濾,加入半量糖漿。成人日服80~100毫升,分4次服,兒童日服15~40毫升,分3次服。
4、組成:茶葉10克、山楂60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沖糖服用,每日1劑,分2~3次服完。主治:痢疾及細菌性食物中毒。
5、組成:青茶葉15~20克。用法:泡茶飲用,病重者可加糯米30粒,鹽少許一起用鍋炒至黃,加水煎熬,使味苦咸,可將汁水一起服下,每日1次,輕者服2次,重者服2~4次。
6、組成:茶葉15克、馬齒莧50克、紅糖30克。用法:水煎代茶飲,連服3~8天。
7、組成:綠菜5克、生姜10克、烏梅肉30克。用法:烏梅剪碎,生姜細切,與茶共放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浸半小時,再加紅糖適量,趁熱頓服,每日3次。補充:對阿米巴痢疾也有療效。
8、組成:綠茶、金銀花各10克,玫瑰花和陳皮各6克,茉莉花和甘草各3克。用法:沸水浸泡蓋密10~20分鐘后可飲,每日分3~5次頻飲之。小兒用量酌減。
9、組成:茶葉9克、白葡萄汁60毫升、生姜汁10毫升、蜂蜜30克。用法:茶葉水煎1小時取汁100毫升,與其他各汁混合1次服用。
10、組成:綠茶100克、白酒25毫升。用法:綠茶加水700毫升,煮沸20分鐘去渣,濃縮至75毫升,待冷后加入白酒。每4~6小時服1次,每次2毫升,治愈為度。
11、組成:酸石榴2個、蜂蜜30克。用法:石榴搗爛取汁,與蜂蜜調勻,溫開水沖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
12、組成:生蘿卜、米醋、白糖各適量。用法:削去蘿卜表皮,用涼開水沖洗后切成薄片,加入米醋和白糖各適量,拌勻食用,每日2次。
飲食原則
飲食應容易消化,富含營養,水分充足,無刺激。并少食多餐。
飲食宜忌
.急性期腹痛、嘔吐明顯,應采用清淡流質飲食,可給濃米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