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嚴重腹瀉,可引起失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老年人誘發心肌梗塞,孕婦可導致流產。此外,急性菌痢與中毒型菌痢可分別發生一些并發癥。急性菌痢可并發:
(1)急腹癥:如腸穿孔、腸套疊、闌尾炎。
(2)關節炎:比較常見。與變態反應有關。男性青年多見,發生于菌痢后2周左右,以大關節為主,關節紅、腫、痛,可有發熱,還可伴有結膜炎、尿道炎,稱之為賴特氏綜合征。關節x片檢查無明顯改變,血沉快,抗“O”正常,血白細胞不高。消炎痛治療有效,但可反復發作,嚴重者可致肌肉萎縮,行走困難。;大多數預后好,數月內可自愈。
(3)痢疾桿菌敗血癥:主要見于營養不良、免疫缺陷、3月齡以下嬰兒。主要治療是給予有效抗痢藥,如氟哌酸、頭孢氨噻肟。
(4)痢疾性肝炎:表現為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短期內可自愈。
(5)中毒性心肌炎:患者自覺心慌、氣促。心率快,心律不齊,有心電圖改變。本癥少見。
中毒型菌痢尚可并發:
(1)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極少見。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常發生于腦型或休克型之后,大多在病程的18—24小時,來勢兇猛,死亡率高,主要表現為急性進行性吸氣性呼吸障礙。
(3)急性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急性菌痢與中毒型菌痢均可并發本證;颊呶泛.高熱,尿呈深棕色(醬油色),化驗為血紅蛋白尿。尿少,肌酐、尿素氮升高。本征死亡率高。
(4)類白血病反應:急性菌痢與中毒型菌痢均可并發本病,白細胞升至50×l09/升(50000/立方毫米)以上,死亡率高。
(5)心功能不全:心電圖及x線檢查見心臟增大,肺部淤血,T波低平、倒置等,可誘發心衰、心肌梗塞。
菌痢還可并發直腸脫垂、腮腺炎、角膜潰瘍、中耳炎、骨髓炎、格林一巴利氏綜合征、女嬰陰道炎、急性膀骯炎、肺炎及胸腔積液等少見并發癥。
|